一些房地產廣告不僅沒有對購房者盡到告知義務,而且還充分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稱大張旗鼓地施放煙幕彈,野蠻姿態一覽無余
□ 杜 曉
“買房就能上××小學”“距國貿僅30分鐘”,從2月1日開始,這些話語不能在售樓廣告中使用了。國家工商總局日前發布《房地產廣告發布規定》,其中要求房地產廣告必須真實、合法、科學、準確,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還規定,房地產廣告中不得含有廣告主能夠為入住者辦理戶口、就業、升學等事項的承諾。該規定將于2月1日起施行(1月6日《京華時報》)。
房地產廣告對于頭緒繁多、動輒祭出大手筆的房地產行業來說似乎不太起眼,但其現實影響力卻不容忽視。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一些開發商在房地產廣告上把人類的想象力發揮到了極致,一些堪稱奇葩的廣告詞頻頻出現,令人大跌眼鏡,頗為有名的如“房價不會跳水,只是在做俯臥撐”。此外,諸如“結婚不買房,就是耍流氓”等用語,簡直讓尚未購房的已婚人士無地自容。
如果房地產廣告純粹是為了吸引人眼球,倒也無傷大雅,縱觀過去數年間,房地產行業發生的一些負面事件,其中有不少都是因為房地產廣告失實而引起的,比如廣告中承諾的辦理戶口、上學、市政設施、具體位置等未能兌現或者夸大其詞,問題嚴重的甚至可能釀成集體維權事件。買房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在房價高企的現實背景下,有些時候一套房子需要傾盡數位家庭成員的積蓄,購房者對于房地產廣告的細節通常都會錙銖必較,如果房地產廣告不負責任地亂承諾,或者是有意識地釋放一些錯誤信息誘使購房者出手,當購房者最終發現房地產廣告所描述的內容與樓盤真實狀況不符時,必然要全力維護自身權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矛盾糾紛,往往曠日持久、難以收場,如此,無論對于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還是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都是十分不利的。
2015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隔兩年之后重新提及房地產,并圍繞“化解房地產庫存”進行一系列表述。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大力規范房地產廣告意義非常重大,從直接面向購房者的房地產廣告入手,有助于化解房地產行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
一位知名地產商寫過一本人們耳熟能詳的書——《野蠻生長》。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野蠻生長是一種真實的生存狀況,野蠻生長的方式有很多種,信息不對稱就是其中的一種。住房作為一種交付周期較長,實際狀況較為復雜的商品,開發商與購房者之間從一開始就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隨便一個樓盤讓購房者心存疑慮的地方都不少,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很像是開發商的原罪。一些房地產廣告不僅沒有對購房者盡到告知義務,而且還充分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稱大張旗鼓地施放煙幕彈,野蠻姿態一覽無余。
根據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精神,化解房地產庫存是與戶籍制度改革、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大改革舉措結合在一起推進的。鑒于房地產行業的觸角將不斷由城市向城鄉接合部乃至農村延伸,一些購房者的文化素質和法律常識也有待提高,如果繼續任由一些房地產廣告無底線地大肆吹捧,將可能影響到改革的整體進程。關于規范房地產廣告,除了此次出臺的《房地產廣告發布規定》之外,新廣告法中也有相關規定,執法部門一定要敢于打破利益掣肘,堅決向違法違規的開發商動刀。
上一新聞:淺談LED電子顯示屏兩大主要技術